【找到身體的七個「排污口」,養生就成功了一半】

2013120814:52
身體的七個「排污口
 

【找到身體的七個「排污口」,養生就成功了一半】

我們人體有7個“排污口”,找到“排污口”,把濕毒排出去,人就會少生病,不生病,其實這些排污口很好找,他們都“窩”在關節的部位。

一:腋下(極泉穴)

俗稱“胳肢窩”,是頸部與上肢血管和神經通路,動脈、靜脈、臂叢、腋淋巴結群組織的集合處。

作用:

寬胸理氣,通經活絡。

治疾病:

心痛、胸悶、四肢不收、肩周炎、腋下瘰癧(頸淋巴結核)、腋臭、悲愁不樂、咽干、煩渴、乾嘔、目黃、臂肩不舉、肘臂攣痛、冠心病、心絞痛、心包炎、腦血管病後遺症、肋間神經痛、癔病、乳汁分泌不足。彈撥本穴可預防冠心病,肺心病。

方法:

用右手掌拍打左腋,用左手掌拍打右腋,每次30~50次,反覆操作5遍。

二:肘窩

肘窩的淺部有肱二頭肌腱膜.深部充滿疏鬆結締組織,並有血管、神經干通過。

出現咽喉腫痛、痰黃氣喘、咳嗽咳血、心煩心熱、口腔潰瘍、失眠多夢等問題,可以在肘窩位置連續拍打5~10分鐘

可能會出現青、紅、紫、黑等不同顏色的毒素反應物。每一到兩周一次,可保證排污口的通暢,排出心肺毒素。

三:膝窩

又稱腘窩,位於膝關節後方,腘窩內充滿脂肪,有重要的血管、神經通過。這裡有一個重要穴位叫委中穴,走的是膀胱經,膀胱經是人體最大的排毒去濕通道,而委中穴便是這個通道上的排污口,如果這裡不通暢,濕氣排不出去,可能會導致關節炎,所以平時可拍打此處5~10分鐘至淤斑痧點顯出,每一至兩周拍打一次。經常拍打有行氣活血、散淤祛毒、舒筋通絡、緩解痙攣的功效。

四:陰陵泉
陰陵泉是脾經的合穴,該穴位於人體的小腿內側,膝下脛骨內側凹陷中,與足三里相對。

取穴位置:

它在膝蓋下方,沿著小腿內側骨往上捋,向內轉彎時的凹陷,就是陰陵泉所在。

功用:

清利溫熱,健脾理氣,益腎調經,通經活絡。

五:足三里

足三里是強壯身心的大穴,傳統中醫認為,按摩足三里有調節機體免疫力、增強抗病能力、調理脾胃、補中益氣、通經活絡、疏風化濕、扶正祛邪的作用。

取穴位置:

足三里穴位於外膝眼下四橫指、脛骨邊緣。

功能:

生髮胃氣、燥化脾濕

方法:

晚上睡覺前,用艾條灸兩側足三里3-5分鐘,最好灸之前先按陰陵泉1-2分鐘。

六:承山穴

取穴:

承山穴位於小腿後面正中,委中穴與崑崙穴之間,當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時腓腸肌肌腹下出現尖角凹陷處。

此穴的主治疾病為:

1:小腿肚抽筋(腓腸肌痙攣)、腳部勞累、膝蓋勞累、腰背痛、腰腿痛。

2:便秘、脫肛、痔瘡等。該穴為人體足太陽膀胱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,是治療小腿痙攣、腿部轉筋的常用效穴。

人體穴位配伍:配大腸俞穴治痔疾。

承山穴是最有效的祛除人體濕氣的穴位,其效果跟紅豆薏米粥有異曲同工之妙,承山穴在足太陽膀胱經上,膀胱經主一身陽氣,刺激它能通過振奮陽氣,排出人體濕氣。大多數人只要輕輕一按承山穴,就會有明顯的酸脹痛感,這是因為體內有濕的緣故。按揉承山穴一段時間後,會感覺身上微微發熱,這是膀胱經的陽氣起作用了,身上的濕邪,隨著上升的陽氣向外發散。

臨床運用:

現代常用於治療坐骨神經痛、腓腸肌痙攣、痔瘡、脫肛等,配環跳、陽陵泉主治下肢痿痹,配長強、百會、二白治療痔疾,用六寸長的毫針,條口穴透承山穴治療肩周炎有奇效。

七:豐隆穴

豐隆穴位於外踝尖上8寸,條口穴外1寸,脛骨前嵴外2橫指處。痰是水液代謝障礙所產生的病理產物,是致病因素之一,痰的產生主要與肺、脾、腎三臟關係密切,而首先責之於脾,故有脾為生痰之源、脾無留濕不生痰之說。豐隆穴是足陽明胃經之絡穴,別走於足太陰脾經,可治脾胃二經疾患。針刺豐隆穴可通調脾胃氣機,使氣行津布,中土得運,濕痰自化,凡與痰有關的病症都可取豐隆穴治療。配合足三里按摩豐隆穴可以祛濕化痰,豐隆,象聲,打雷,長期堅持按摩,能把脾胃上的濁濕像打雷下雨一樣排出去。揉、搓豐隆穴可以消除胃脹。

取穴:

從腿的外側找到膝眼和外踝這兩個點,連成一條線,然後取這條線的中點,接下來找到腿上的脛骨,脛骨前緣外側1.5寸,大約是兩指的寬度,和剛才那個中點平齊,在附近壓按,最感酸麻沉重或者痛感明顯的地方,就是豐隆穴,每天按壓3分鐘左右。

來源:bodyshow
經驗内容仅供参考,如果您需要解决具體問题(尤其在法律、醫學等領域),建議您詳細諮詢相關领域專業人士。